习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即日起,东莞工商联携手南方日报推出《莞商谈初心》栏目,展示民企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争当时代先锋,不负人民重托,不负青春韶华。
“女人能撑起半边天。” 面对记者,广东青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青为投资”)董事长王嬿坚定地说。
作为早期的互联网弄潮儿,王嬿刚毕业就入职了当年众人艳羡的互联网大厂,一年跻身管理层,早年接触资本运作的经历,在她心中悄然埋下了创业的种子。机缘巧合下王嬿来到东莞,当生活似乎按部就班地朝着家人期望的国企工作轨迹前进时,王嬿内心深处想要证明自己的倔强被彻底激发,就此踏上了创业之路。王嬿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原因时笑道“ 想做就去做了”。
“刚开始一切都需要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摸索。”创业初期,王嬿的第一笔资金来自母亲的支持,当时还没有搭建成熟的团队,而她摸索的风向,就是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方向保持一致。
2016年,王嬿敏锐地捕捉到私募基金领域的机遇,参股私募基金企业。她将目光聚焦于网络信息安全、3C电子、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操盘若干企业的收并购以及参与部分企业的 Preipo 阶段;2019年随着注册制全面放开,这一重大政策变革让王嬿深刻意识到资本和产业赋能对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于是,在2020年王嬿果断从纯粹通过私募基金进行财务投资的角色华丽转身,以资本作为工具,为重点关注产业进行全方位赋能,青为投资由此应运而生。
王嬿一方面锁定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业务板块分拆独立上市,通过收购企业助力规模扩张或产业升级,与各方共组产业基金,精心孵化和布局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早期在互联网工作积累起的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敏感度基因优势,孵化并控股了智慧城市以及低空经济公司。
疫情结束后,王嬿发现大多龙头企业外贸出口深受欧美影响,同时面临着东南亚市场以及国内市场的内卷。为解决企业出口困境,她协同十余家志同道合的龙头企业,作为发起人筹备成立广东省丝路贸易促进会。该促进会旨在为大湾区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市场,尤其是中东、南非北非、北亚等地区,搭建起双边友好经贸文化往来的桥梁,助力企业突破困境,实现新的发展。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风口会转向,浪潮会退去,唯有初心是指南针上永不生锈的磁极。王嬿涉猎投资十余年间,从单一基金发展为多元产业生态,从支持技术攻关到搭建企业出海平台,创业初心始终是“做向善资本,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做向阳产业的赋能者”。
“资本可以计算ROI(投资回报率),但价值观必须恪守ROT(信任回报率)。我在决策时经常会遇到很多看似高套利空间,实际需要面临高风险的项目。” 王嬿曾投资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后期风格变得激进,凡是有兜底和高回报承诺的项目都想做,丝毫不考虑可持续性和合规性。
对此,王嬿始终秉承“只做产业陪跑者,不做快钱搬运工”的保守做法,多次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上投出了反对票,导致与基金操盘负责人产生冲突。在意识到价值观的差异后,王嬿选择舍弃六年的资源及资金投入,放弃所有可期的收益,全面退出该公司。
快公司用技术迭代,好公司用初心进化。“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始终坚守‘商业向善’。”在王嬿看来,商业向善的坐标系里,x轴是产业价值,y轴是社会效益。x 轴是安身之本,y 轴是立命之源。
关于x轴,青为投资对于产业的投向,从生物制药、先进制造产业陪跑,到新一代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的产业孵化,再到现在的跨境外贸平台布局,始终与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而y轴,青为投资一直不遗余力地参与扶贫、抗疫、救灾、助学等各种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2025年是青为投资成立的第五年,王嬿雄心万丈,虽初心未改,但实践路径随着时代使命不断升级——从“助力国产替代”到“推动全球产业链话语权”,这是使命的进阶,不变的是对“商业向善”的信仰,如同珠江潮水,方向始终向东。
南方+:民营企业常面临市场波动或政策调整的挑战,在低谷时期,您的“初心”是否成为坚持的动力?哪些经历让您对“初心”的理解更加深刻?
王嬿:产业投资人的价值,不在于收割红利,而在于播种希望。我一直奉行长期主义。企业都会有经历困难的时候,市场低谷期,我们曾遇到投资的企业未按原计划达成对赌条款中的利润创收或上市预期,如果是大环境造成的企业阶段性困难,而企业初心不改,仍在全力以赴负重前行的人,我们会与基金投资人商议,尽量为企业争取投资时限延长,甚至对赌条款打折。顺风时做产业的加速器,逆风时做企业的避风港。不要因为资本的逐利行为,将优秀的企业扼杀在摇篮。当我们谈论长期主义时,本质上是在丈量初心与利益的时差。